此事落定之時,造謠者恐怕要攤上事兒了。追究造謠者之外,我們還得追問一句,大家為什麼會相信這樣的傳聞?
  江蘇是個民間資金十分活躍的經濟大省,射陽也是民間借貸較為發達的地區。做這個新聞的時候,小編特地查了一下,一則“舊聞”也讓人理解了射陽本次擠兌事件並非沒有歷史根源。
  2012年10月,同樣在江蘇射陽縣的陳洋資金互助社,也曾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信用危機——一天之內,上百戶村民前去擠兌提款,互助社現金迅速被提光。導火索是當地一家涉嫌非法集資的投資擔保公司倒閉。
  當時,一家名為銀信的擔保公司負責人王建農跑路了。他曾把從村民手中吸過來的近億元資金全投放到由他本人擔任法定代表人的紡織企業中。企業經營不善,擔保公司資金鏈斷裂。由於吸儲人員在銀信擔保和互助社身兼二職,擔保公司倒閉的信用風險波及到互助社。短短幾天,互助社的資金被提取乾凈,互助社一度暫停兌付。
  後來,當地政府全面介入,迅速調集資金重新兌付,才平息了風波。事件的結果是王建農等4人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當地警方刑事拘留,但仍有一些資金存放在銀信擔保的村民則血本無歸。
  有了這事兒,我們從情理上能理解民眾對於謠言的盲從。但法理上呢?謠言為什麼會流傳?說到底,有關方面還是沒能及時滿足公眾對相關信息的需求,讓謠言再次走在了信息公開之前。一旦謠言所傳內容又關涉切身利益,並需要作出判斷並有所行動的時候,任何人都會“寧信其有,不信其無”。
  就在做這則新聞的此刻,記者查看了射陽政府網站、射陽農村商業銀行官網、認證微博等等可以公開信息的渠道,都見不到相關信息。政府部門、相關責任單位權威聲音缺失,自然會給謠言留下傳播空間。
  (原標題:我有話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i53pixmt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